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是時代之需、使命所系、群眾所盼。為助力推動基層社會精準化治理創新,提高基層社會治理效能,打通宣傳群眾、教育群眾、服務群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近年來,南充市嘉陵區大通鎮永興村積極探索“新時代文明實踐+基層治理創新”的新路徑和新方法,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提質增效。
堅持黨建引領 完善“五社聯動”
為提升社區精準化、精細化服務水平,推動社區治理創新,大通鎮永興村結合轄區特色和需求,在嘉陵區民政局的支持下、通過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形式,引進嘉陵區鳶尾花社會工作服務中心,以項目化運行推動社區、社會組織、社工、社區志愿者、社會資源五方主體聯動協作,逐步完善“五社聯動”機制,協商制定多方主體溝通協作、服務對接反饋、項目服務評估3大體系,強化社區專業服務保障力量。
自去年10月以來,社工常態化入戶走訪留守老人、殘障老人、孤寡老人,為他們修整房屋設施,打掃衛生讓老人們的家中窗明幾凈,廚房煥然一新。社工在幫助老人做家務的同時,還與他們聊天談心,讓老人充分感受到社會的關愛。同時,在大通鎮人民政府的支持指導下,在鳶尾花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等社會組織和專業社工積極倡導下,永興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始終堅持黨建引領,共組織發動10名黨員,10名小學教師,10名社區能人和3名社工成為志愿者隊伍的核心人物,發揮帶頭引領作用,把全方位服務作為永興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切入點,實實在在開展和諧社會服務。針對轄區困難家庭不定期入戶走訪,該站結合轄區內養老機構、日間照料、居家養老相結合為老人開展助潔、助醫、助急、琴棋書畫等不同文化主題活動,豐富老人生活;開展兒童關愛保護服務,不定期到學校、家庭開展兒童關愛活動專場16次,并為孩子們送上學習用具,溫暖他們的生活;開展社區治理社會工作服務,積極開展社區環境治理等多樣化活動共計14次,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吸引更多群眾參與志愿服務,讓“人人爭做志愿者,人人成為受益者”,努力營造向上向善、團結互助、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,聚力奏響社區新時代文明鄉風主旋律,為“文明實踐+基層治理創新”增添了新動力。
夯實陣地建設 聯動多元慈善
陣地和隊伍建設是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基礎,為有效激活轄區隊伍和陣地資源,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走深走實,大通鎮永興村充分盤活現有公共服務場所,將村黨群服務中心、文化活動中心、心理服務站等面向轄區居民的場所全部納入文明實踐陣地建設,構建了理論宣講、教育培訓、文化服務、鄰里幫扶、健康促進與體育服務等5大平臺,推動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空間陣地矩陣化。再吃基礎上,該村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空間布局,堅持以居民需求為導向,借助緊鄰天星小學地理優勢,打造了陽光兒童樂園、國學課堂等服務功能區,充分發揮文明實踐陣地弘揚新時代文明新風的作用,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參與感。
“我和我的祖國,一刻也不能分割……”12月5日,歌聲從大通鎮永興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傳出,大通鎮副鎮長王森正在教小朋友們唱愛國歌曲。一旁的長廊里,老人們正坐著聊天;天星小學女性手工編織坊里,三五名婦女相約交流編織技藝;舞蹈室里,婦女們隨著歡快的音樂跳著舞蹈;書畫室內,書法愛好者揮毫潑墨……向上向善、文明和諧的氛圍十分濃厚。
“謝謝姐姐送我文具,我會好好學習的”。12月6日上午,大通鎮永興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老人和孩子們的笑聲不斷,王森和區民政局工作人員、20多組愛心家庭為大通鎮永興村的獨居老人、困境家庭和留守兒童送上油、牛奶、毛巾等禮物,老人和孩子們個個臉上都綻放著笑容,喜悅的心情溢于言表,一聲聲真摯的“謝謝”不絕于耳。
據了解,該站還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和特色優勢,聯動嘉陵區紀委監委、區人民法院、區婦聯、民盟嘉陵總支、南充移動公司、盛茂農業等企事業單位,廣泛開展“助力微心愿”“就業保民安”“健康惠永興”“志愿暖民心”四項微志愿服務,共開展“除草行動”“搬運行動”“春風送崗”“女性編織技能培訓”“喜迎二十大 同心永向黨”等主題活動36場,為永興村困境兒童圓夢“微心愿”40個,共送去書包、水杯、大米、清油、乒乓球拍、電飯鍋等愛心物資5萬余元,為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常態長效,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精準化和持續化注入多元慈善力量。
強化志愿引領 做強品牌服務
“以前晚上吃完飯就看電視,或者在屋里閑逛,晚一點就洗漱睡覺?,F在有了這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我們可以隨時去看書、下象棋,娛樂一下,每月還有不同主題活動,我們全家的文化娛樂需求都得到了滿足。”盧大媽開心地說。
“永興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就是給大家提供一個茶余飯后溝通交流、休閑娛樂的場所。在鳶尾花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專業社工的組織下,我們實踐站現有4支志愿服務隊,基本上把村上各行各業都囊括了,無償地提供一些志愿服務。”永興村村支部書記何宗斌說。
據了解,為在工作中緊貼群眾需求,大通鎮永興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結合實際,整合志愿服務資源,構建了上下貫通、供需對接的志愿服務體系,推行“點單式”志愿服務,堅持群眾點什么、志愿服務就送什么,逐步實現供需精準對接。堅持以“凝聚群眾、引導群眾、以文化人、成風化俗”為目標導向,按“群眾在哪里,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”的工作要求,通過招募引導30名轄區居民,組建“護童”“助殘”“環保”“巾幗媽媽”4類志愿服務團隊,為一老一小、留守婦女、殘疾等困難群體及普通群眾提供貼心、暖心、愛心服務,開展“點亮微心愿”“愛伴成長”“美麗院落”“有暖有愛 助殘關愛”等品牌服務活動,打通了宣傳群眾、教育群眾、服務群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此外,該站還一直堅持“融合、開放、共享”的工作理念,以主題宣傳為抓手,利用民居的房墻打造黨建文化墻和鄉村美景主題墻繪,實現“內涵、顏值”雙提升。在加強黨建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的同時,也將鄉村美景墻繪和村內人居環境治理相結合,提升村莊居住環境,助力村民精神文化建設,不僅為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提供了平臺,更引導了孩子們共同守護、建設美麗家鄉。
據統計,近年來,大通鎮永興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社會組織和專業社工的帶領下,共開展文化下鄉、健康義診、農技培訓、女性編織技能培訓、就業政策宣傳、疫情防控宣傳、環境治理志愿服務等多元社區主題活動110余次,兒童陪伴關懷200人次,服務轄區居民20000余人次,發放宣傳單頁20000余份,有效滿足了居民的多維度需求,強化了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,提升了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數,受到群眾廣泛歡迎。
如今,大通鎮永興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已成為廣大干部群眾學習理論政策、豐富文化生活、開展志愿服務等活動的重要場所。下一步,大通鎮永興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繼續唱響主旋律,傳播正能量,通過整合資源,對接群眾需求,創新活動方式,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深化實化常態化,努力把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打造成學習傳播科學理論的大眾平臺、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堅強陣地、培養時代新人和弘揚時代新風的精神家園、開展特色志愿服務的廣闊舞臺,讓鄉風更文明,繪就幸福美好生活新圖景。